close

2668.JPG  

這個可愛的寶寶怎麼會這麼固執

嬰兒屏息症

 

症狀:

    例:寶寶平時處膚色紅潤,但是每次用力哭泣時,臉色都會變豬肝色或暗黑色,接著全身僵硬、憋氣不呼吸,有時用力解大便時也會發生,我快嚇死了!寶寶會不會窒息啊?聽說是有心臟病或肺病的人,膚色會變得發紺。」寶寶哭泣時為何發黑、不呼吸?

正常肺部在呼氣末時,尚餘留著相當(約80~90﹪)的空氣在肺泡內,即使短暫的停止吸氣,肺內循環的血液仍可源源地將此存留肺內的氧氣帶入血液中,故膚色不會變。但是在劇烈哭泣時,肺內的空氣是被用力地排出體外(哭就是呼氣),餘留在肺內的氧氣存留量有限,因此血液能獲取的氧氣量會自然地減少。

 

處理方式:

     原本心肺功能好的寶寶於哭鬧後發生屏息時,父母可以暫時離開,但需要在旁邊(勿讓寶寶知道),觀察其膚色是否轉變,若無則勿需焦慮,就讓他繼續哭下去直到結束。若膚色開始變黑也勿急著緊張(通常1~2分鐘內的停止呼吸是可以接受的),通常寶寶會慢慢的重新開始呼吸,此時父母再出現(讓寶寶感受到有呼吸才會有得)。若膚色變暗紅或變蒼白約達2~3分鐘以上(表示情況嚴重),則可以手指刺激(捏挾)寶寶的腳底部,讓其因突然的刺痛而重新開始呼吸,只要有呼吸,寶寶缺氧的狀況自然就會改善了。

   

原本心肺功能差的寶寶~

   1. 勿讓寶寶劇烈的哭泣,但輕度哭泣是無妨的。    2. 平日家中需要準備氧氣(筒)備用,於寶寶哭泣時可在口鼻附近給予些氧氣(1~2升/分)。    3. 若發生抽搐或昏迷時,除了一般的急救步驟(清除口腔、維持呼吸、心跳)外,尚需要立即送醫治療。大部分的嬰幼兒屏息症是屬正常的現象,勿焦慮,約到1歲左右就自然消失了,父母需要先排除寶寶有無心肺方面的問題,照顧時勿過於任性嬌寵,有正確養育的觀念,寶寶才能正常健康的長大。

 

 

2Y1M5D發作

好久好久宏宏都沒有哭到不呼吸了,昨天又來了一次,雖然媽媽已經經歷過很多很多次,但是只要閉氣時間一長,嘴唇黑臉黑,看著他愈來愈黑叫他呼吸又不呼吸時,不管幾次了都還是嚇得半死。

第一次媽媽注意到沒呼吸是在打預防針時,那時護士小姐就拍拍他叫他哭出來,還算順利的就哭出來開始呼吸,所以後來就會學護士拍拍叫他哭出來,剛開始也不以為意,以為這是正常的,到後來發作的頻繁、閉氣時間愈來愈長,上網請教google大師認識了嬰兒屏息症,心想有可能是他,但不好確診,因為發作時永遠不會記得錄影,想辦法叫宏呼吸都來不及了,哪有美國時間去錄影,但發作的是真的算頻繁,有時一個月來個兩次,正確的頻率沒有紀錄,但當媽的就是覺得太頻繁了。

後來宏感冒生病時去看醫生,當場在小兒科發作,醫生伯伯就說沒關係,長大就好了,可能看過許許多多案例了,知道'理論上'「閉氣時間長了,小朋友軟了睡了不會故意憋氣了,身體的二氧化碳濃度高了,腦部的某個控制點會自動啟動,叫他開始呼吸」,很久以前看醫生時,記憶中醫生是這麼解釋這麼說的,但是但是,有沒有那個如果是沒有開始自動呼吸時怎麼辦,醫生也不會作100%的保證,這個我肚子掉出來的寶貝,時間短時我還可以保持理智的等他哭出來呼吸,但是時間一長,真的無法不心慌能不害怕,誰誰來跟我說他可以不怕。

因為某次媽媽上班時宏宏大發作,把阿嬤嚇哭阿公嚇壞,吊眼白、四肢抽搐、整個人軟過去,那時心想下次該不會就要口吐白沫了吧!網路上講的那些可怕嚇人的症狀一個一個都來了,雖然醫生說長大就會好,但大家就怕你來不及長大,去了長庚,醫生問了喝奶奶會不會嗆到,宏宏還真的是常常嗆到,作了一堆檢查(心電圖、心臟超音波、腦電波、腦部超音波-囪門未閉合還可以照),幸好結果一切也都正常,應該是嬰兒屏息症無誤。

確診的時候宏還好小(多小忘了,但從很小打預防針就開始有這個問題,也不用管醫生確定的時間了),那時看報導說甚麼是因為太寵、孩子個性太固執、嬌縱,媽媽心裡真是不服氣啊!寵甚麼寵甚麼,頂多哭的時候就抱起來,那麼小的孩子怎樣寵怎樣叫嬌縱,因為說長大會好,但發作的時間比一般好發時間早,覺得長大這條路好漫長啊!

為什麼昨天又發作,因為和小表哥互咬(媽媽在廚房洗水果,剛好沒人在案發現場看到發生過程),媽媽回想以前發作的比較嚴重的原因多半是"痛、生氣",我想應該是被咬了很痛很生氣,(小哥哥在一旁亂告狀不知道宏有沒有聽到,雖然不知道但下次還是請小表哥先閉上嘴巴,不要再刺激宏,因為宏已經聽得懂了,可能會更生氣),閉氣到轉紫轉黑,.....軟掉,(變紫變黑這種過程轉換還是記不清楚)終於哭出來後臉黑消失,在媽媽身上昏睡,像睡著的樣子實在無法讓人放心又被搖醒,看到正常呼吸的樣子所有人才放下心,每次都希望不要再有下一次,媽媽真的禁不起嚇。

宏嬌縱嗎?還小時我在他哭時真的比較容易讓步,盡量不讓他哭,醫生伯伯也說過盡量順著他,也有醫生說過閉氣時不要理他,他就會好了,都對,有時候小事不理他他自己就會再呼吸,但如果是很痛事故通常就會比較嚴重,希望希望這真的是最後一次了,2Y1M,我們已經長大好多好多了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嬰兒屏息症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f3130 的頭像
    kf3130

    江小屁屁的部落格

    kf3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