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旅行,是最好的教養  

這本書雖然扯上了旅行,但也談到教養,談到了教養自然會有道德規範、音樂、藝術等等內容嗎?我沒看過甚麼教養類的書籍,誰沒事會去看有關教養的書呢?多是有了孩子後有需求才會看的吧!

第一本看過有關教養的書是醫學人文教育大師黃崑巖的「談教養」

這本書是在研究所時老闆規定要看的書,不是必修不是選修,因為學長去跟老師心理諮詢教養問題,結果變成全實驗室的人都要看,看完還要簽名以示負責(哈哈,負甚麼責啊!),可見我們老師真的是好老師啊!我永遠記得老師的永不放棄,就算面對了各式各樣的學生,我前後幾屆的學長學弟真的是甚麼人都有啊!

黃崑巖引用英國詩人克利斯蒂納‧羅塞蒂的詩《誰見過風?》來形容教養。「當樹葉顫動、樹低下頭時,你才會知道風正吹過。」( Who  has  seen  the wind?Neither I nor you: But when the leaves hang trembling,The wind is passing through.Who has seen the wind?Neither you nor I:But when the trees bow down their heads,The wind is passing by.),約十年前看的書,雖然我們看不到教養,但你會看到他經過的痕跡。想再看看哪裡有,可以再拿書來看過一次,十年後讀第二次的我不知道會不會有甚麼不一樣的想法,隱約記得剛開始看覺得寫的很有道理,不是全部的內容都同意,似乎有個為了藝術方面的磁磚,可能美感不夠甚麼的,打掉重做我覺得太過頭,有點想認真再看過他一次,看看想法是否依然(其實現在有點動搖了)。

第二本旅遊教養書,其實我反倒覺得他過於推崇了歐洲,強調國外旅行的優點是國內旅行比不上的,這是台灣人的毛病嗎?另外過分強調了小K的外語能力,我想這就是當媽的吧!哈哈哈!親子書的共通點啊!同意他可以帶小孩四處走的移動式教養,教養原本就是落實於生活中,作者說歐洲的小孩不尖叫,如果如果能再客觀一點會更好,因為歐洲小孩不尖叫我真的很懷疑啊!歐洲的教育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能帶宏去看看,相當嚮往,就努力存點錢,歐洲前看看鄰近的國家,不同的風俗民情,出國前美麗的台灣也要多看看,作者真的相當喜歡歐洲,造訪了他的部落格,在旅居歐洲後曾回台灣在住過一段時日,他懷念歐洲,不知道他在歐洲時是否會想念台灣的小吃或台灣的甚麼東西呢?

現在的我真的很少看書了,前幾天終於熬夜把這本書後半部看完,其實前半有的也快忘了,但他是以他兒子小K的經驗告訴讀者,不要以為孩子不記得,他說小K其實記得很多呢!我想有的會記得,有的不記得都是很正常的,記得宏剛出生時,姊帶著冠羽來找我們,那時帶他去航空館,還送了他一隻噴水電風扇,很久很久以後,某次拿到那電風扇冠羽也還記得是姨送他的,還去看了飛機,而且就算小孩忘記了有甚麼關係,大人會記的小孩開心的那一刻,就算是大人也不見得記得每次出遊的細節啊!總之多嘗試是沒關係的,書中也提到帶小孩去聽音樂會,讓我想起了上次帶宏去虎頭山巧遇薩克斯風演奏,因為要等阿嬤開車來接,我們再那裡坐了約20分鐘左右吧!可能是出遊的心情穩定,可能是覺得新奇,2歲的宏靜靜的聽了一會,後來雖然開始東張西望,但還能坐在原來的位置上讓媽媽覺得很不錯了,因為寶貝宏是出了名的不聽故事,去親子館時全部的小孩都在聽老師說故事,他老兄自己一個人要到旁邊跳到旁邊玩,上課也常常這樣,姑姑跟我說他不知道宏是這樣,因為他的孩子喜歡聽故事上課也能配合,哈哈!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,媽媽要努力找出適合你的方法,2歲的孩子愛玩沒社會化,覺得聽故事書沒興趣,無防的!我的寶貝不是資優生,還是個愛咬人的調皮蛋,媽媽就是要努力導正拉回,好好的教你養你,日常生活中的小出遊,看書潛移默化,和其他小朋友間的互動,教養除了旅遊,每分每秒,身教言教,慢慢的慢慢的,不急也急不得啊!

IMG_9306[1]  

看書時隨手記下了一些喜歡的字句,記錄下來送給自己。粗字體部分為書本內容,請服用。

「騎單車的樂趣真的很多,可以鍛鍊體力,還可以用緩速的方式,看騎過每一個地方的風景、文物和民情,不僅僅是匆匆一瞥。」書裡還有提到健行,健行也是而且更緩速,用自己的腳去走去感受大地,另外,有提到除非是很惡劣的天氣,不然遇到微雨德國人是會如期的健行,看到這提醒媽媽自己,不要過度的保護,真的真的,台灣的環境如此,媽媽自己也常常會忍不住就怕孩子生病啊!忍不住想到了前幾天去泰國玩遇到潑水節,同團的幾個人一起去闖關,是深夜凌晨了酒吧街潑水節正開始,親愛的老公怕我濕怕我感冒生病買了輕便雨衣給我,雖然不是酒吧街裡唯一穿雨衣的人,但穿雨衣的畢竟是少數,我是同團唯一一個穿雨衣的,而且那破破的輕便雨衣居然要100銖,我真的很怕感冒,而且也承認我挺容易感冒,有小小孩的媽都很害怕感冒,嚴重的話生不如死還要顧小孩,媽媽界流行著一句話「媽媽沒有生病的資格」(媽媽界我自己說的啦!),沒人可以和你接手顧小孩,我不知道時間重來我會不會脫下雨衣,因為媽媽怕感冒,如果沒小孩感冒或許不可怕,甚至可以跟別人說潑水節多可怕,用多冰的水大家一直潑你,一整個誇張路線,但顯然老公對我也是有點過於保護了,其實感冒沒甚麼的,還是老公想的跟我一樣深遠呢?老公問我會不會想拿水槍攻擊別人,說實話我沒想過,我想去體驗潑水節,但生性真的是比較害羞啊!沒想跟同團的朋友借水槍試玩,但還是覺得很好玩的。

「法國文學家紀德才說:「在書中讀到海灘上的砂多麼溫柔,這對我來說是不夠的,我要自己赤足走在那上面。」美麗的畫面,要能親自置身其中,才是真正的感受,我也相信,有健全的心靈,才能修養美好的品格,而孩子的心靈,更需要寬況的大自然來陶冶。」吸引我的是文學家說的話,但感謝作者讓我讀到了這句話,歐洲真的很美很大,去玩時常常能隨便就拍的像明信片一樣,覺得很美,但這片的美總比不上現場的美,真的要親自用自己的腳去走,用自己的眼去看,心的感受也會不一樣。去完泰國普吉島,我突然很想念小琉球,想要在去一次,除了風景就是自己的心要到位,風景都是美麗的,有壯闊、有悠閒、有寧靜、有美麗耀眼、有稀奇特別,「法國藝術家羅丹說:「這世界並不缺少美,而是缺少發現」我們要帶領孩子學習的,是從旅行中發現、領略大自然的奧妙與美麗,尊重與我們一樣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。」台灣的小琉球、墾丁也美,希望我能早日帶宏去探索領略。

旅行旅行、教養教養,希望自己與宏都能在生活中發現美發現快樂,其實孩子更容易快樂吧!想起在機場看到一個孩子在登機口的椅子玩著過山洞鑽來鑽去,自己玩得不亦樂乎,我該回頭學習孩子,赤子之心好奇心,不旅行時也快樂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f3130 的頭像
    kf3130

    江小屁屁的部落格

    kf3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